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专访

独家专访最高科技奖得主侯云德:会上才知得奖,没想好奖金怎么用

来源:南方都市报(深圳)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1-08 18:34:14

   2018年1月8日上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在京荣膺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当天下午,侯云德来到首都机场候机,准备回到深圳的家中。在首都机场,侯云德通过电话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技术总师侯云德院士.jpg

侯云德。

  89岁高龄仍忙于工作

  分子病毒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曾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现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技术总师。

  1月8日14时,侯云德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他告诉南都记者,他是在今天上午的颁奖大会上,才知道自己得了大奖。对于将如何使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500万元奖金,侯云德表示,“还没想好怎么用,拿到以后再说。”

  1929年出生的侯云德,如今已是89岁高龄,但一直忙于工作,他向南都记者直言,“我的研究任务很重”。

  侯云德现在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技术总师,这是《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对于该专项科研的进展,侯云德介绍说,“进展不错”。

  侯云德告诉南都记者,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受传染病困扰,而我国把破坏社会稳定的突发传染病基本上都控制了。“控制办法是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如果没有更好办法,就选择隔离。这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世界卫生组织也在向其他国家推荐中国经验。”

  被称为“中国干扰素之父”

  侯云德1929年生于江苏,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随后被分配到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工作。

  1958年,侯云德赴苏联医学科学院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1962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从事病毒研究工作。1983年,他晋升为研究员,1984年被评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84年,侯云德任病毒所副所长,1984年至1997年任所长。1986年任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规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0年被收入英国剑桥和美国传记研究所出版的《世界名人录》。

  早在50年代留苏期间,侯云德因研究仙台病毒成就突出,破格越过副博士荣获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近40年来,在基因工程干扰素等方面,侯云德的研究成果突出,相继研究出基因工程干扰素及其他细胞因子系列产品,成为我国第一批投放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中a1b型干扰素系国际首创,用于防治我国常见病、多发病,随后又创造性地研制成多种其他细胞因子。

  侯云德曾两次连任国际干扰素研究协会理事,享有较高的国际威望,他构建了最大的动物病毒——我国痘苗病毒现在却株基因文库,并领导进行了全序列测定与分析,这是国内第一个完成的最大一个生命体的全基因组序列,并有多项重要发现,受到本学科领域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侯云德院士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300余篇,著书7本,成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86年以来,他连任三届我国863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为我国医学分子病毒学和医学基因工程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贡献,也被称为“中国干扰素之父”。

  采写:南都记者 吴铭

  (原标题:独家专访最高科技奖得主侯云德:会上才知得奖,没想好奖金怎么用)

关于本站 | 招聘信息 | 网址导航 | 免责申明 | 意见反馈 | 投资者关系

本站郑重声明:华商在线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其原创性、真实性请自行核实,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华商在线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号

本站常年法律服务:北京市智舟律师事务所

投稿邮箱:huashangzx@126.com

Copyright©华商在线 北京华商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