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公司

东芝电视“一女多嫁”,海信收购后仍有难题

来源:《财经》杂志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1-15 22:51:35

   收购东芝电视有助于加速海信的国际化进程,但东芝在全球复杂的授权和合作关系,让海信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消化”这次收购的成果。

  《财经》特约撰稿人 吴杨盈荟/文 余乐/编辑

  广告里那个“新一代的东芝”不再属于“Toshiba”。负债高企的东芝集团为避免被迫退市的危险局面,选择将其电视业务整体出售。中国电视企业海信集团成为了东芝电视的新东家。不过,由于东芝电视在全球的授权和合作关系牵涉到多家公司,海信在收购完成后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

  11月14日,日本东芝株式会社和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布,东芝将电视业务子公司东芝视频解决方案株式会社(简称TVS)的95%的股份转让给海信,自己保留5%的股份。本次交易作价129亿日元,合约人民币7.54亿元,收购预期将于2018年2月底完成交割。转让完成后,海信电器将获得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全链条业务,并拥有东芝电视全球40年品牌授权。东芝股票15号收盘于287日元,跌幅1.71%,海信电器15号收盘于15.63元人民币,涨幅0.45%。

  东芝集团连年恶化的财务状况是这次出售的主要原因。东芝集团以电视为核心的映像业务自2011年之后持续亏损。东芝集团财报显示,2017年4-9月以电视为核心的映像业务亏损47亿日元,2016全年亏损则高达到129亿日元。

  电视业务还只是东芝集团亏损业务的一小部分,核电业务的糟糕状况才是东芝集团持续大额亏损的巨大“黑洞”。东芝集团在2006 年用接近 3 倍溢价的 54 亿美元(约 358.5 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核电公司西屋电气,交易额占当年东芝404 亿美元总资产的约13%。2011年日本发生了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包括西屋电气在内的国内所有核电站悉数关闭。这直接导致东芝集团的核能业务一蹶不振,公司从此深陷经营困境。东芝集团在 10 月透露,在 2018 年结束的本财年内,公司的净亏损大约将达到10 亿美元。

  严峻的财务状况让东芝集团面临紧急的退市危机——按照东京证券交易所规定,如果不能在2018年3月底结束连续两年的资不抵债局面,东芝集团将会被强制退市。东芝集团财务长平田政善在11月9日举行的财报说明会上表示:“没有例外,所有亏损事业、或是未能达到预定获利水准的事业,将在6个月内进行彻底的结构改革措施、其中也包含‘撤退’这个选项”。

  海信加速海外扩张

  海信集团在中国连续13年电视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后,已经开始将雄心扩展到了全球市场。海信在2015年接管了夏普的北美电视业务,并相继赞助了2016年欧洲杯、2018年世界杯等世界顶级体育赛事。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IHSMarkit发布的数据显示,海信电视2015年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2016年位居全球第五。

  “海信在海外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到了需要助力以获得更大影响力和市场的阶段。通过用收购的办法是用别人多年积累的品牌和渠道,来快速抢占全球用户心智,会加速缩短国际化的征程。”市场研究公司中怡康时代品牌总监左延鹊告诉《财经》。

  海信瞄准了东芝。东芝电视曾经是日本制造业辉煌的象征。1960年东芝公司生产了日本第一台彩电显像管电视机,被称为日本的“彩电之父”。在电视CRT显示器时代,东芝和索尼、松下、日立一起并列为日系彩电四大巨头,在全球市场享有盛誉。

  但从电视行业从2007年开始进入液晶时代,中国、韩国等电视厂商以高性价比优势崛起,日本电视辉煌不再。从全球市场研究机构IHSMarkit的统计来看,从 2011 年开始,日本的电视业已经处于整体亏损状态。东芝电视也难以逆势上行,其目前在日本国内市场的年销量已萎缩至约60万台。在海外市场则从自行建厂生产转为授权模式,陆续关闭当地厂房,不断缩小业务规模。

  

1

 

  (中日韩三国电视利润率对比   数据来源:全球市场研究机构HISMarkit)

  尽管东芝电视业绩一路下滑,但作为日系知名电视品牌,其在全球市场的积累仍有不小价值。海信集团选择收购东芝电视,正因为看重了东芝电视对全球市场的辐射能力。海信集团总裁、海信电器董事长刘洪新在出席仪式时表示:“收购后,海信将整合双方研发、供应链和全球渠道资源,快速提升市场规模,加快国际化进程。”

  东芝“一女多嫁”

  但是,东芝过去几年在全球的授权和合作关系复杂混乱,这将给海信集团通过收购进行全球化布局带来不小的挑战。东芝电视的中国市场和东南亚市场目前归属于东芝和TCL成立的合资公司,印度尼西亚市场则归属于创维公司。而这两家公司都是在电视业务上直接和海信集团构成竞争的中国公司。

  东芝集团在2010年与TCL集团合资成立东芝视频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其中东芝控股51%,TCL持股49%。2013年底东芝在在中国停止电视机自主生产,由TCL代工生产。同时东芝在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从51%降至30%,不再列入合并财务报表。2015年底,东芝在印尼市场也宣布出售了电视业务,收购方是中国的创维公司。

  “日本企业精明,会有‘一女三嫁’的做法。像东芝的冰箱和洗衣机也卖了2家,授权了创维,卖给了美的。对于收购方来说就会很苦恼。”河南省家电协会副会长朱江华告诉《财经》。

  海信集团已经遭遇过一次类似的麻烦。2015年海信集团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同时获得了夏普的五年北美市场电视品牌使用权。然而富士康2016年收购夏普公司后,多次接洽要求海信集团提前3年归还北美市场电视品牌使用权。这一要求遭到了海信的拒绝,富士康则选择告上法庭。2017年6月,鸿海集团旗下夏普公司在美国正式起诉海信,以海信销售低质、低价夏普产品为由,要求收回夏普在北美的品牌使用权,并赔偿1亿美金。随后富士康又多次撤回和发起诉讼,试图借诉讼提前夺回品牌授权。

  这次海信收购东芝后,也将面临同样的矛盾局面。只不过海信在其中换了一个身份——从获得授权方变成了收购方,从品牌使用者变成了追讨品牌者。

  收购消息公布后,东芝和TCL合资成立东芝视频产品(中国)有限公司接到了来自东芝视频解决方案株式会社(TVS)的通知,东芝电视中国区的产品和销售将仍按原合同持续至2020年。“我们的公司比较特殊,是TVS和TCL的合资公司。收购之后TVS专门发了告知函告诉我们,公司的经营所有不会有任何变化。现在仅限于股权的交接。”东芝视频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市场负责人程翔宇对《财经》说。

  东芝电视在北美、欧洲、巴西、东南亚、台湾、非洲、中东等全球7大区域都将品牌授权给了其他公司,大部分的品牌授权合同到期时间为2020年。这意味着海信集团在2018年初收购完成后,还不能使用全球这些区域的东芝电视品牌。而这无疑对渴望加速全球化的海信集团是个不利局面。《财经》就收购事宜联系了海信集团,但截止至发稿前海信并未给出回应。

  如果海信集团无法短时间内收回东芝电视全球7大区域的品牌使用权,这次收购还不能令其一劳永逸,而若它试图通过诉讼等方式提前收回品牌,也将面临漫长的诉讼过程和不确定的结果。显然,想通过收购东芝电视来加速国际化布局,海信未来还需做好应对一系列难题的准备。

关于本站 | 招聘信息 | 网址导航 | 免责申明 | 意见反馈 | 投资者关系

本站郑重声明:华商在线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其原创性、真实性请自行核实,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华商在线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号

本站常年法律服务:北京市智舟律师事务所

投稿邮箱:huashangzx@126.com

Copyright©华商在线 北京华商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